不久前,专注于研究企业学习与发展的调研公司布兰登·霍尔集团发布报告,预测了未来组织学习与发展的十大关键词,其中“移动学习”位居前列。报告预测,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移动学习内容设计将占学习内容开发的1/3。在“互联网+”日益嵌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当下,移动学习将如何发挥作用?企业又能从哪些渠道妥善利用这一趋势?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人士。
移动学习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在企业内部培训中植入移动学习模式,已经为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业界和企业所关注。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进这样解释“移动学习”这一概念:“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被认为是未来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模式。”
他认为,在当下的技术环境下,移动学习能够有机地结合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教育,与有线的在线学习相比,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个性化等特性。
作为企业HR,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志国认为,员工培训中采用移动学习非常必要:“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云计算、大数据和微课的应用,煤矿企业传统的培训方式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显得更加迫切。”
更多平台带来更多可能
在采访中,张志国向记者介绍说,焦煤集团对于移动学习的应用是从2014年开始的:“当时,山西焦煤集团建立了‘焦煤大讲堂’,课程主要有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前沿科技等,定期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程上传到‘焦煤大讲堂’。公司干部职工每人一个账号和密码,根据各自岗位需要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在线学习。集团组织编制了员工在线考试系统,每年使用量达到1.8万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员工岗位的学习培训。”
张志国说,在焦煤集团,手机课堂将成为职工教育培训的又一个载体。集团计划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开发手机课堂平台与系统,将大量优秀课件分专业上传到远程教育网和‘焦煤大讲堂’,实现员工自由自在学习,并试行员工培训教育学分制管理,以有效促进培训工作的提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的确将越来越便利,培训的平台也将越来越多样化。金陵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培训教师陈航建议,企业培训部门应当利用智能手机普及的趋势,完成一对多点的培训任务,让各种移动学习平台得到有效利用。
他举例说,比如,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影响力扩大,学员通过微博账号就可搜索与培训相关的内容,并能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进行应用型学习;微信中组群较为便捷,可通过视频、语音、地理位置共享等丰富培训内容形式,能有效借助QQ、手机通讯录进行信息互通,提高受训学员的参与度;而APP终端可依据企业要求进行研发,完善与原有培训内容的交接工作。
此外,这些移动平台还可延伸“学习”的外延,提供更多的辅助功能。短信平台可开展通知类学习活动和进行文字短信等学习内容,借助微博可发起讨论、投票等公告式学习模式,凭借微信平台可进行资料共享、小范围讨论以及情景模式体验等高交互性学习活动,而APP终端则可对正式学习进行延伸和定制式培训。
移动学习改变了培训内涵
事实上,移动学习不仅改变了培训的方式,也推动了培训理念和内涵的改变。
陈进说,中国企业e-Learning应用研究报告显示,与前两年的调研情况对比,移动学习是增幅最快的学习方式。在日益扩大的学习需求下,移动终端将传递培训内容,企业的培训管理将会变革为学习运营管理。
张志国认为,实际上,移动学习提升了煤炭企业培训教育管理层次。在移动学习日益深化的过程中,企业教育培训的理念在不断演进变化,从培训到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制学习,从以培训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演变,从传统的灌输式培训向学员自主学习演变,从单一的传授方式向多元混合式转变。这些都在驱动企业学习向互联网文化发展。他相信,最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会逐步改变煤炭人的培训方式和学习习惯。
摘自《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