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踏平坎坷成大道

作者:  发表时间:2017-12-11 15:02:14    点击次数:1884 【打印】 【收藏】

—— 写在焦作建工集团成立暨企业创立60周年之际
稿件来源:焦作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丰舒潍  本报通讯员 刘国成 吕学敏 
 
 
  风雨兼程走过了六十载春和秋,踏平坎坷迎来了满路阳光。

  沐浴着共和国的光辉,焦作建工集团60岁了。按照“适者生存,强者为王”的“企业生存法则”,60岁的焦建集团仍如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风光无限,前行的脚步日夜兼程。1949年至今,焦建集团60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以激情澎湃的创新精神,学习探索,锐意改革,谱写着时代的新华章。

  紧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焦建集团由最初的18个人,一把瓦刀,一把锨,白手起家,靠人抬肩扛创业,发展到目前拥有30个下属单位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

  1988年,焦建集团成为焦作第一家国家一级建筑安装企业;1996年,焦建集团在我市首家走以主业为龙头、多业并举之路,兴建和平街市场,自主进行物业管理,房地产集中连片开发;焦建集团承建时为焦作最高的住宅楼工程、跨度最大的平仓房、最高的工业建筑……2004年,焦建集团在全市国有建筑行业中首家实行改制,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

  尤其令焦建人自豪的是:2008年10月,作为全省建筑行业首例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焦作一建(建设部批准的全市唯一的一级总承包企业)与焦作宏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设部批准的全市唯一的甲级设计院)“自由恋爱”,实施跨行业、跨企业性质的强强联合,联合后更名为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从而实现了从工程设计、房地产开发、施工、装饰和“三产”一条龙运作模式,为打造焦作建设航母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眸焦建集团60年艰辛的创业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三次移址,八次改称,七变隶属关系,五易企业性质,历史见证着焦建集团变革、发展和飞跃的曲折历程。

  发展篇:勇立潮头唱大风

  焦建集团前身是1949年10月创立的焦作矿区建筑工会,起家时一穷二白,无流动资金、无施工机具,可创业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靠人抬肩扛,建起了一座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由土木结构的平房、小瓦房,逐渐设计建设了砖木结构的解放剧院、焦作人民电影院、市政府办公大楼、市委办公大楼……1959年,焦建集团从全省建筑行业评比大会上捧回一面奖旗,上书:继续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建设速度。

  创业的历程,总有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磨难和曲折,焦建集团也曾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内忧外患中艰难探索、曲折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到了焦建集团的工地上。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指引下,焦建集团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开始承建各种机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快速增长,走出了一条符合企业特点,以建筑业为主,多业并举、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1996年,焦建集团首开我市企业办市场的先河,将位于市和平街的建筑加工厂整体搬迁,腾出空地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综合性集贸市场——和平街市场。此举不仅“消化”了一度影响交通和市容的和平街马路市场,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焦作商业的亮点之一。2005年,焦建集团抓住我市要求工地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机遇,投资1100万元,快速建成了我市规模最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如今,焦作市各大工地都能看到来来往往的一建商砼运输车。成立设备租赁站、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焦建集团沿着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一路走来,使建筑业之外的收益占到企业总收益的50%以上。

  今年年初以来,在遍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市多数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焦建集团在承揽工程受到巨大影响的情况下,却呈现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原因何在?焦建集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功不可没。

  改革篇:破茧成蝶天地宽

  焦建集团曾拥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计划经济时代,全市90%以上的工业、民用建筑全由其承担,企业不愁活源,职工只管干活,企业卫生所、托儿所、大礼堂、剧团、食堂、澡堂等一应俱全,就连公务员想调入该企业也要费尽周折,荣誉感和优越感非常强烈。

  要适应市场经济,必须改变企业办社会状态,放下包袱,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轻装前进。1997年,焦建集团将卫生所、食堂等辅助单位实行承包;相关单位和机关科室合并重组、优化调整;工资分配上封存档案工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人事改革上,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让……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企业逐渐减负,轻装上阵闯市场。

  一个“包”字,让焦建集团受益无穷。机构改革后,焦建集团在加强管理、控制成本上下工夫,全面推行了项目法施工,开启了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对土建单位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赢利多得、亏损自负的管理模式,激发了承包者的创业热情。焦建集团的实践证明,项目承包这一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成为建筑企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由此,焦建集团出现了首个年承揽工程和施工产值双过亿的基层单位,主业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改革不但使焦建集团走出了困境,也给个人带来了工资收入的较大实惠,使员工收入一直处于全市中等以上水平。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彷徨、被动适应之后,焦建集团绝大多数员工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并成为支持改革的主力军。

  质量篇:良心工程美名扬

  在焦作建筑界,焦建集团大名鼎鼎。从50年代的焦作电厂到全市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从当时全市最高的亿万饭店,到焦作火车站、焦作市体育馆、百货大楼、电视大楼、河南理工大学主教学楼、三维商业广场等众多焦作市地标性工程,都出自焦建集团之手,留下了焦建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冲着百姓的认可主动找上焦建的门来,因为一建盖的房子好卖。焦建设有安全质量科、基层单位设有质量安全股,都配备有质安员。焦建有自己的实验室,对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进行取样压力试验,哪怕有一丁点达不到,也要对建成的混凝土基柱拆倒重建。焦建对工程质量有严格的奖惩制度,设立了质量奖,每月对好的进行奖励,对差的进行惩罚,每年都要评选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项目部以及单项工程。仅2008年,创优质工程奖金发放了70多万元,大大激发和提高了职工的质量意识。焦建每年都要进行工程回访,对所有施工的建筑征求甲方意见,如果甲方提出意见,马上无条件整改。许多业主都深为此举感动,后续工程也都愿意交给焦建承建。

  1991年,在对河南理工大学老校区的图书馆施工中,检测到混凝土柱子质量合格,但是位置偏离了5毫米,按说这是在允许偏差之内的,可是焦建毅然将其拆除重建,将偏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成功地把图书馆建成了全省样板工程。 承建孟州市农金会大厦时,在业主不愿支付差价的情况下,焦建坚持用价格高、承重好的南阳黄沙取代了价格便宜、承重较差的黄河滩沙。业主最后深受感动,不仅补齐了工程差价,还主动把附属后续工程交给了焦建。这个一建在孟州承揽的第一个工程,就以“楼层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一炮打响,成为孟州市第一个优质工程。

  对质量的苛刻追求使焦建这个品牌不断升华,“雕筑时代精品,诚信服务用户”成为焦建人共同的质量追求。2001年,焦建从取得全市第一个“中州杯”开始,连续9年捧回了9个“中州杯”,连续多年被省建设厅评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河南省新技术示范单位”。

  60年来,除了焦作之外,焦建集团还在郑州、新乡、济源、许昌、鹤壁以及内蒙、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承接了大量地标性重点工程的施工,曾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在蒙古国、伊拉克等国际工程的建设,创建了100余项部优、省优和市优工程,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含金量。

  文化篇:薪火相传传家宝

  焦建集团早期的施工条件十分艰苦。无论工地在市区,还是在距市区七八公里的郊外,重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的檩条、大梁、夹板,都是职工一根一根扛着去的;没有机械设备,数十吨的水泥灰,都是他们一桶一桶地挑上施工架的。手上、脚上都是血泡,肩上肿起的大包跟馒头一样,可愣是没有人偷工耍滑。

  60年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已成为焦建集团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和企业灵魂。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焦建职工纷纷请战前往灾区进行援建。在2008年的板房援建中,提前25天完成援建任务。他们的英勇事迹受到了中华总工会表彰,被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代表河南省施工队伍继续在四川江油承建河南援建的“中原爱心小区”援建项目的施工,焦建还因此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特别奖。

  文化的传承和灵魂的灌注离不开学习这一重要载体。焦建历来重视对职工的学习培训,很早就建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并有专职人员分管教育培训。从1997年到现在,连续13年,焦建坚持利用春节前后的施工淡季对职工进行培训,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和专家给大家讲课,更新大家的思想观念。同时,焦建还先后举办综合知识培训班40期,选派管理人员和基层负责人参加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研修班,与中央电大、天津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办大专班和本科班,提升了员工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焦建自己办创业班、办青干班、办学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业激情,为集团发展积聚人才,成为焦作建筑业的人才高地。目前,焦建集团的员工队伍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700名正式员工中,管理人员近500人,大中专以上学历有419人,取得建造师、造价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的有86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有58人,成功实现了由劳务型企业向知识型、管理型、学习型、创新型企业的华丽转身。2008年,焦建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评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先进单位。

  除了学习,焦建集团坚持以人为本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还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上。军转、组工干部出身的集团董事长庞长鸿深情地说:企业之所以能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得力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不懈地建设企业文化。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集团公司党政班子领导们的率先垂范下,公司员工比工作、比学习,风气正、干劲强,将企业发展当做终生予以追求的事业。

  焦建集团还特别注重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坚持把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通过职代会等形式组织大家依法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每次进行重大改革,都要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每次出台重大决策,都要事先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每次进行重大人事调整,都要坚持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焦作一建坚持靠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促进人际和谐,做到“家和万事兴”。

  60年光辉历程,60年沧海桑田,60年历经磨炼、踏平坎坷。天地人和,阳光路上,焦建集团这家我市建筑业龙头老大,正在豪情满怀地打造我市建筑业界的“企业航母”。未来的焦建集团将继续以诚信扩市场,以管理求效益,立足焦作,面向全国,跨出国门,迎着朝阳,扬帆起航,向着特级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强力迈进!


时间: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