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逼”出来的项目经理

作者:焦作日报 孙国利 丰舒   发表时间:2017-12-12 09:58:36    点击次数:1723 【打印】 【收藏】

三次移址,八次改称,七变隶属关系,五易企业性质——11月16日,记者走进焦作建工集团采访时,发现这个拥有63年发展史的焦作老字号企业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始终在不断地变革、发展和飞跃。该集团项目经理张照强说,自己今天的成就,就是企业不断变革给逼出来的。
    今年43岁的张照强是焦作建工集团第四工程处的项目经理。像他这样的项目经理,在集团10个工程处里共有120名。去年,焦建集团施工承包总产值达到8.5亿元,这些项目经理们功不可没。自该集团实行个人项目承包制度以来,张照强等项目经理们无疑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员工,而其他员工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去年年底,张照强所在的第四工程处从项目收益中拿出50万元为项目管理人员派发了红包。如今,焦建集团的人均工资已经与市公务员工资水平持平,中层要略高于机关中层领导干部。张照强说:“一人富、一部分人富,不算真正的富裕。我们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打造‘百年老店’,让所有职工都过上有车、有房、有尊严的高品质生活。”记者看到,他说这话时眼里现出无比坚定的目光。
    1990年,21岁的张照强从财会学校毕业后进了企业干会计,本以为能抱住国企的大腿过日子。可到了1997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焦建集团改变企业办社会状态,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卫生所、食堂等辅助单位实行承包;相关单位和机关科室合并重组、优化调整;工资分配上封存档案工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人事改革上,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让……
    由于科室合并,当了多年会计的张照强被“减”了下来,每月稳拿300元工资的“铁饭碗”丢了。经过短暂的失落、迷惘,张照强认识到,时代变了,企业改了,如果自己的思想不改就会被淘汰,等靠要的寄生模式更是行不通了。很快,他来到企业承建的项目工地,从材料员干起,慢慢成长为负责生产的工长。虽然工作苦了点儿,每月工资却拿到了500元。
    机构改革完成后,为了激发职工的创业热情,焦建集团开始对土建单位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实行赢利多得、亏损自负的管理模式。这让张照强不由动了个人承包的心思。
    俗话说,门里出身,自会三分。自张照强的爷爷算起,他家三代人都是焦建职工。小时候,作为公司技术骨干的父亲经常把工程图纸拿回家研究,而张照强也对此非常感兴趣,父亲一有空的时候就教他看图纸、算工程量,因此非专业的他在走上施工岗位后轻车熟路。
    2002年,张照强开始“小试牛刀”,承包了河南理工大学网球场项目,2003年6月又承包了修武一中分校宿舍楼项目。在遭遇“非典”、麦收民工荒,连续一个月阴雨天气等多重困难下,张照强在当年9月1日如期交付工程,保证了学生正常开学住校。这个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仅让张照强迅速实现了买车的梦想,也让公司领导和同事对他刮目相看。张照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或许,人的内在潜力真的是需要不断挖掘吧!是集团给了我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张照强说,“在干工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一旦上路,就像被一个无形的大手推着不断向前。”
    这些年,集团每年都组织中层干部去外面开拓眼界,还请来国内专家讲解发展形势、拓宽发展思路,员工的思想也跟着不断发生变化。
    张照强说,虽然父辈们没有给自己留下物质财富,可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富二代”,这种富裕是精神上的。每当想退缩时,老一辈焦建人吃苦的身影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不断给予他警醒和鼓励。
    焦建集团早期的施工条件十分艰苦。上世纪50年代,张照强的爷爷和父亲一起来到公司干泥瓦工。那时,无论工地在市区还是在距市区七八公里的郊外,重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的檩条、大梁、夹板,都是职工扛着去的;没有机械设备,数十吨的水泥灰,都是他们一桶一桶挑上施工架的。手上、脚上都是血泡,肩上肿起的大包跟馒头一样,可愣是没有人偷工耍滑。
   “儿子你看,这些大高楼都是咱公司盖的,里面有你爷爷和我的心血。”从焦作电厂到全市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从当时全市最高的亿万饭店,到焦作火车站、市体育馆、百货大楼、电视大楼、三维商业广场等诸多焦作市地标性工程,都出自焦建集团之手,留下了焦建人的心血和汗水。小时候,父亲每每在街上指着那些建筑向自己介绍,张照强都能够感受到一个焦建人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如今,集团有了运输车辆、泵机和塔吊,有了自己的商砼站、中转材料,施工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丢,反而作为集团的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不知是职工子弟的缘故,还是受企业文化熏陶,张照强身上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特别强。他说:“集团现在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没有借口干不好,而是要想方设法干好,把焦建集团这块金字招牌保护好。”、
    受集团快速发展的势头所逼,张照强近几年的成长格外引人注目。2011年10月份,他更是在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由他任项目经理,第四工程处成功承揽了新乡市迎宾大厦二期工程建设项目。那栋建筑投资1.8亿元,共有40层楼、161米高,不仅是新乡市新的地标性建筑,也是目前豫北地区最高的建筑。
    异地投标并承揽下这么重要的工程项目,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集团的金字招牌,靠的是硬邦邦的实力、响当当的质量。”张照强说,“焦建集团第四工程处自2005年进入新乡市场后,承建的首个工程——新乡市国际饭店荣获‘中州平安杯’,是河南省安全文明施工最高奖;随后承建的新乡市辉龙小区26号楼项目荣获了河南省工程质量最高奖——‘中州杯’,成为外地企业进入新乡市场第一个获得‘中州杯’的项目。”
    雕筑时代精品,诚信服务用户。张照强时刻牢记集团宗旨,每干一个工程,都努力树立公司形象、叫响焦建品牌。随着星海假日王府、和田小区、盛润小区、迎宾大厦一期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焦作建工集团的建筑品牌迅速叫响了新乡市场,项目工地也在新乡及周边地区遍地开花。
   “现在迎宾大厦二期工程正在打地基,我们下决心要确保这个项目拿到‘中州杯’。待到明年年底,工程顺利封顶的时候,我要把80岁的老父亲请到现场去,让他也为儿子的成就自豪一下!”张照强说。


时间: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