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共享”二字,大概冲进脑海的一个词就是“共享单车”了吧,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人们总是亲切地叫它们“小黄”、“小绿”等等,当然对待共享单车,忙碌的上班族不仅是称呼亲切,对于它们带来“最后一公里”的方便也甚是欣喜。
我不知道郑州第一辆共享单车是“小黄”还是“小绿”,当我开始注意到共享单车的时候,基本上到处可见了,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既非“小黄”也非“小绿”,而是“摩拜单车”。
摩拜单车在外观上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小黄”和“小绿”那样娇小可爱,在价格上也是共享单车行业中最贵的。这样的摩拜单车在我看来似乎本应渐渐退出共享单车的舞台,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每次上下班的时候我总是能看见摩拜单车的工作人员在摩拜单车的“建议停放处”仔细的摆放着崭新的单车,横成行、纵成列,而与摩拜单车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小黄”和“小绿”,他们被残忍的扔在了路边、水沟里,甚至于人们的脚下。渐渐的我发现,相对便宜的“小黄”和“小绿”在大街小巷变少了,而较贵的摩拜单车却开始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细节管理至关重要。或许是摩拜单车坚持的横成行、纵成列,让我们对摩拜单车的队列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或许是摩拜单车坚持的每天修理,让我们对摩拜单车的疾如旋踵形成了一种新的触觉;或许是摩拜单车的人工管理,让我们对摩拜单车的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第六感官……
也许就是这些我们平时不注意的一些小小细节,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摩拜单车大大的成功,而这些细节的管理也离不开制度的长期坚持以及员工的不懈努力。
当然,我们公司一直提倡的精细化管理也至关重要,希望我们公司的员工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能够做到更好,希望我们公司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能够做到最后,直至成为企业的一种名片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