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用建筑成就梦想

作者:焦作日报 丰舒潍   发表时间:2017-12-15 14:30:43    点击次数:1610 【打印】 【收藏】

 

—— 记焦作建工集团副总经理张兆新


    干什么活儿都少不了吃苦受累,可如果不学技术就只能流汗。于是,学好技术、干好建筑成为张兆新少年时代坚定的理想。
    展开理想的翅膀,张兆新如今已是焦作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集团第四工程处经理。
    张兆新是焦建集团的能人。1984年,张兆新来到市建一公司(焦建集团前身)从一个木工学徒做起,踏实肯干、好学上进,很快受到领导和工长的赏识,后来又先后从事核算员、工长等工作,逐步担起项目经理、工程处经理、集团副总经理等职务。近30年的风雨历程,张兆新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团队在焦作、新乡、安阳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夺得了“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河南省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省结构中州杯”、“省中州平安杯”、“省中州杯金奖”等诸多荣誉,在焦作、新乡、安阳三市的建筑业界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他一手创立的焦建第四工程处经过11年的锤炼,各项生产指标居于各基层单位之首,累累硕果载入了集团公司的史册。
    熟悉张兆新的人都知道,有两样东西在他心里最金贵,一是质量,二是人才。
    张兆新常说,心正楼才正。一座城市的建筑伴随着城市发展一同成长。而这些建筑当中,并不只有冰冷的钢筋水泥,还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梦想。因此,“雕铸时代精品,诚信服务用户”是焦建集团的一贯理念。我们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精品。
    张兆新在建筑业界的良好口碑是凭良心抓质量积累来的。在他的用户中,一半是老用户,另一半则来源于老用户的推荐,展现出强烈的口碑效应。
    1991年,在对河南理工大学老校区的图书馆施工中,张兆新检测到混凝土柱子质量合格,但是位置偏离了5毫米,按说这是在允许偏差之内的,可他毅然提出将其拆除重建,将偏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该校图书馆建成后成了省优样板工程。
    他的认真令甲方刮目相看。10年后,河南理工大学又把新校区学生宿舍、澡堂、锅炉房三项工程都交给了张兆新。工程自2001年4月份开工,要求当年9月1日前达到使用标准,如此短的工期当时在业界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张兆新顶住压力、不惜代价、克服困难,并在施工中首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输送泵等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创优的质量,保证了工程如期竣工,再一次赢得了业主的高度信任。20多年过去了,张兆新一直与河南理工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该校后勤集团还与焦建集团合作了房地产开发项目。
    除了河南理工大学,张兆新2010年承接了焦作亿祥·幸福里工程的四栋高层之后,也在亿祥置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接连承接了该公司修武亿祥1期、2期,武陟龙泉湖1号,共计16个单体工程,总造价近亿元,成为亿祥置业公司信赖的合作伙伴。
     建筑不会说话,可受益的用户却会为建设者树立口碑,这种源自用户的传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5年,新乡市靖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前来主动邀标,张兆新完成了走出焦作的第一步,承揽了新乡国际饭店MOMA公寓楼项目。为了打开新乡市场,张兆新和项目部全体员工成年累月吃住在工地,保质量、抓工期,最终使该工程荣获“中州平安杯”“河南省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河南省住建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紧接着,张兆新在新乡又相继承揽了星海·假日王府工程、辉龙项目和新乡迎宾大厦一期、二期161米超高层写字楼等工程,其中,当时新乡市面积最大的辉龙小区项目荣获了河南省质量最高奖“中州杯”金奖,并创造了三个第一:新乡市第一个外地企业荣获“中州杯”(也是2008年新乡市唯一一个荣获该奖项的),第一个使用“钢大模”新技术荣获“中州杯”,新乡第一个高层建筑荣获“中州杯”。
     口碑效益不断延续。跟着新“根据地”的脚步,焦建集团很快又走进了安阳,承接了该市重点工程——安阳国际大酒店,其优质的文明施工管理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顺利开拓了另一方市场。
     提起张兆新的爱才,事迹更多。
     安全员常海鸥说:“张总不仅是领导,更像是兄长、朋友,这种感情非常真挚。集团公司为我们每个人设计了成长规划,希望把我们的优秀员工都培育成独当一面的项目管理者。”  
     面对南方城市的高薪诱惑,企业少不了人才流失,可在第四工程处,许多人走后又回来了。修武亿祥东郡项目经理朱增武就是一个例子。他说:“我在外面‘漂泊流浪’了四年,先后去过三个城市、换了三家建筑公司,虽拿到高收入却不能弥补人情的冷漠和内心的孤独,这让我愈发怀念集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即便是离开的那段时间,张总依然是我亲密的朋友,时常打电话和我谈心,他身上一种巨大的牵引力让我选择了回家的路。”
     张兆新爱才、聚才、育才、用才,以事业培育人才,让人才支撑事业,并且给有才之士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如今,焦建集团四处单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就有十几位,这其中有本科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也不乏草根出身的精英,在企业中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项目经理梯队人才格局。
     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2011年,四处承揽工程量已经超过3亿元。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们要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都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张兆新说。2011年年末,四处三个项目部分别拿出项目利润的25%,根据年度考核为员工分红,焦作亿祥东郡项目技术负责人宋定本拿到了当时的最高奖金——3.96万元。至2012年,四处共拿出50万元用于员工分红。


时间:20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