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焦作市劳模、焦作建工集团第四工程处经理张兆新
他从一个木工学徒做起,先后担任工长、项目经理、工程处经理等职务。近30年来,他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自己的土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承建的工程多次获得河南省中州平安杯奖、河南省中州杯金奖等荣誉。由他组建的焦作建工集团第四工程处(下称焦建集团四处)经过11年的发展,如今已是人才济济,业绩突出,各项生产指标居焦建集团各基层单位之首。2000年,他在焦建集团四处实行项目承包制,2011年又推行项目分红制,真正带领员工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道路,他就是焦作市劳模、焦建集团四处经理张兆新。
零缺陷雕筑时代精品
与建筑结缘是在1984年5月,张兆新到当时的焦作市建一公司三工区学木工时。当时,他肯干、好学、重质量,做出来的成品可圈可点,很快就得到了工长、组长的认可。后来,他参加公司组织的工长脱产学习培训班,当上了核算员,土建事业步入了正轨。
1991年,已是工长的张兆新参与了焦作矿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老校区图书馆主体工程的施工。他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不仅缩短工期提前完工,还使该工程以过硬的质量和管理被评为河南省优样板工程。
2000年,张兆新紧紧抓住公司实行项目承包制的机遇,大胆筹措80万元资金组建项目部,承包了焦作工学院(亦为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新校区学生宿舍、澡堂、锅炉房3项工程。这3项工程于2001年4月正式开工,要求9月1日前必须达到使用标准,这在当时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开学上课,张兆新不惜代价,第一次运用输送泵等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创优的质量,保证了工程如期竣工,赢得了业主的信任。后来,张兆新又顶住其他建筑公司农民工不断闹事的压力,接过土建等多项工程的扫尾任务,使焦作工学院新校区系列工程完美收官。
第一次承包工程,张兆新交到了好朋友,掘到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管理经验,赢得了市场,也为自己挣得了满满的信心。
2001年4月2日,张兆新将旗下4个项目部的力量集中起来,组建了现在的焦建集团四处。
彼时的张兆新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2005年,新乡市靖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主动邀标,凭着良好的信誉,张兆新迈出了走出焦作的第一步,承揽了新乡国际饭店MOMA公寓楼工程,该工程建筑面积40289平方米,造价4300万元。为了打开新乡市场,张兆新和项目部全体员工长年累月守在外地,保质量、抓工期,最终,该工程获得河南省中州平安杯奖和河南省住建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被评为河南省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
紧接着,焦建集团四处在新乡相继承揽了星海·假日王府工程、辉龙工程、盛润工程及新乡迎宾大厦一期、二期161米超高层写字楼工程等,其中辉龙阳光城·怡苑D区26号楼工程更是荣获了河南省质量最高奖——中州杯金奖,成为新乡第一家外地企业荣获该奖项的工程,也是第一项运用钢大模新技术荣获该奖项的工程,还是当时新乡第一项高层建筑荣获该奖项的工程。
之后,焦建集团四处跟随新“根据地”新乡精业集团的脚步走进了安阳,承接了安阳市三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安阳国际大酒店工程。因其优质的文明施工和管理,该工程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焦建集团四处也开拓了另一方疆土。
2012年下半年,张兆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抛弃“缺陷难免论”,提出了零缺陷的理念,要求生产者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精益求精,雕筑时代精品。
大家富了才算富
从老项目经理张吉亮、赵建民,到目前以“三强一永”(崔荣强、张照强、张文强和靳永)为代表的中坚力量,再到朱增武、刘长勇等新锐,目前,焦建集团四处单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就有10多位,其中有本科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也不乏草根出身的精英,形成了老、中、青项目经理梯队的人才格局。张兆新认为,爱人才就是爱企业,重人才就是重业绩,所以他不论学历、不说职称、不讲关系、不谈资历,以事业培育人才,让人才支撑事业,给有才之士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张兆新爱才、聚才、育才、用才的理念切实推动了他建筑事业的发展。
在成就自己事业的同时,张兆新还一心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职责。作为焦建集团四处的经理,他始终把员工记挂在心里,让员工过上幸福生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他的理想,也是焦建集团四处的发展目标之一。
2011年,焦建集团四处承揽的工程产值已达3亿余元。在年度表彰大会上,其新乡和田置业、焦作亿祥东郡、修武亿祥东郡3个项目部分别拿出项目利润的25%作为员工的分红。根据考核结果,项目部管理人员现场兑现了金额分别为93800元、132000元、49000元的奖金,其中焦作亿祥技术负责人宋定本拿到最高奖金39600元。
张兆新对员工的关怀细致入微,他会记得员工的生日,逢年过节会给员工打电话,员工生病了,他也会亲自探望,或者派专人去慰问。员工家里有困难,他不会在年关或者节日时“救济”,而是会以“礼金”或者“福利”的形式悄悄地将慰问送到员工手中,既维护了困难员工的尊严,又解了燃眉之急。
2012年夏天,焦建集团四处员工张艳红的儿子威威不幸患上了骨肿瘤,至今还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治疗,高昂的医疗费和孩子痛苦的呻吟几乎将张艳红一家人的精神击垮。张兆新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捐出5000元,给全体员工树起了一面旗帜,很多员工都对这位朝夕相处的同事伸出了援手,王政法、李丽、陈向丽,以及很多没有见过张艳红的同事都捐出了善款。在把全部善款23100元交到张艳红家属手中时,张兆新叮嘱:“我们都是一家人,如果有需要尽管来找我,不管人力还是物力,我们都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在事业的征程上,张兆新多次获得建委系统优秀生产者、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市直机关优秀党员等荣誉,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但他依然是员工关系密切的朋友,他不骄不躁、扎根基层,雕筑时代精品,对用户负责、对员工负责,让每位员工过上了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
时间:201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