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

【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与企业共同成长

作者:贺承全  发表时间:2020-07-02 17:35:18    点击次数:1151 【打印】 【收藏】

    随着集团公司2020-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建立,新一届董事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也随之踏上了新的征程,三年规划的实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抢抓机遇,形成合力,对内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对外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奋力跻身全省同行业第一方阵,共创中安美好未来。目标已经建立,怎样去实现呢?企业应该怎么做?

    第一,应该向员工清晰地展现出企业的发展蓝图。我们的企业愿景是什么?创建一流企业,赶超行业先进。要怎样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并在努力完善相应的措施。七十年的积累,企业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各产业板块稳中求进,效益持续提高,产业现代化发展也落地生根,虽是民营企业,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环境等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加大银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业联合,补短板、精专业、对优质产业实行裂变式扩张,拓展新基建市场,积极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建筑业服务,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集团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忘初心,我们就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把这一切清晰地传递给每一个员工,让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么样,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第二、应该让员工真正体验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光是写出来的、喊出来的,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2015年11月,我们接到了紧急通知,要求参与市热水官网检查井抢险工程,进场前阴雨不断,施工中又惨遭大雪天气,塌方现象时常发生,施工环境异常恶劣。在工期紧,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压力之下,集团领导亲临现场,管理人员顶严寒,冒风雪,日夜兼程,七天之内顺利将两座检查井交付业主,在整个过程中,中安正通员工以高度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向外界展示出了我们企业能吃苦、善战斗、团结合作的企业文化。

    第三、应该让员工切实看到可以实现的预期。员工加入一个企业,是抱着很多期望而来,谁不希望成就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呢?员工只有从企业身上看到可能实现的那一部分预期,才能积极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去争取把预期变现。

    那么,员工最关注的预期是什么?除了企业蓝图、企业文化两大方面的因素,还有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员工追求的主要价值所在,也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这几年来,我们实行制度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薪资水平,并实现了薪资待遇与工作绩效挂钩,向一线和关键岗位人员倾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新生力量逐渐注入,增强了企业活力,增加了员工信心。尤其是2018年我们中安正通转变为股份制,让满足年限和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参与公司股份,使员工持股上岗,真正做到了企业盈亏与员工收入挂钩,激励员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公司也应给与年轻员工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实行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让每一个实干、有能力的员工看到希望,也让混日子型员工感受到压力与竞争,真正做到“揽有用之才,育可塑之才,用敬业之才”,集团的未来需要这样的员工,也应该属于这样的员工。

    第四,让员工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爱。企业可以给与员工的关爱是多方面的,肯定员工的成绩,实现员工的价值成长是一种关爱;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优化绩效考核,让员工充满信心地工作是一种关爱;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丰富员工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切实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员工实际困难,让员工无忧工作是一种关爱;建立沟通渠道,使一线人员与集团管理者密切联系,保证员工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合理解决,也是一种关爱;关心员工身体、心理动态,及时舒缓员工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其塑造阳光心态,也是一种关爱,甚至可以做得更多、更细、更好。让员工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大家庭的温馨,才能更舒心地工作,更快乐地成长,才能真正凝聚一起,形成一支有力量、有温度、有魄力的队伍。

企业做到了上述这些,面对企业,员工应该怎么做?

    第一,对企业常怀感恩之心。企业给了我一个工作和学习的平台,给了我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经历和可以赖以生存的技能,当然,企业中不乏抱怨之人,在抱怨之前,不妨先行自问:为公司到底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常怀感恩之心,做事才会有愧疚之心、责任之心,才能对他人、对环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忠诚,少一份推诿,多一份敬业。

    第二,对工作充满热情。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热情,而不仅仅是能力、责任,尤其工地上,大概没有人会喜欢冷漠、沉闷、没有朝气和活力的人。激情是一种能量,它使你的才华发挥到极致,激情是坚守的基础,可以培养出坚强执着的个性,激情也是一种高度负责和忘我的精神,它不仅会让人主动去工作,不尽善尽美决不罢休,而且它还能感染、带动周围的人。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中安正通的工程处经理,白天晚上蹲守工地现场,带领管理人员卸木桩、亲自动手抹管缝、为节约成本捡砖块、用废弃的花岗岩板材搞碎拼,为工程进度与阻工拦工村民斗智斗勇,为工程款和各个单位据理力争,他们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长达十小时,没有加班工资;我们的外聘人员珍惜工作机会,总是早早来到工地现场,工作结束了最后离开施工现场,只要交代的任务,从不拖延执行;年轻的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充满热情,白天工地上一身汗水一身泥,晚上办公室还经常看到他们画图、讨论的场景,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可贵的钻研、奉献精神,给公司带来了憧憬和希望,为实现三年规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三,注重做好自我管理。首先是自我约束,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恪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慎独,不需要强迫和监督,领导在不在都是一个样,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投机取巧可能会一时得逞,但一定维系不长时间,迟早会暴露出来。其次,要正确对待挫折,能否正确对待挫折,很能考验一个人的智慧,遇到挫折,总是怨天尤人,看到别人成功,总是不进行自我反省,抱怨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相反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不如意,就能磨练你的技巧,提高你的勇气,考验你的耐力,培养你的习惯。最后,要正确对待同事,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任何团队都有懒人和勤人,如果你只看到了他们的缺点,那么你的人格就还存在缺憾。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做自我批评,方能提高自己,在企业中走得更高、更快。

   员工和企业休戚与共,只有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才能汇集起强大的力量,实现不断跨越。

   新的三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已经出台,中安正通必将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作为中安正通大家庭的“主心骨”,我深感任重而道远,也深知中安正通发展的局限性:首先,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随着中安正通承揽范围的扩大,道路桥梁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综合发展需求,水利、照明、绿化等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已使我们目前项目的部分工程处于被动分包地位,造成大量利润外流;其次,资质等级过低,公司业绩满足不了大部分招标要求,中安正通目前只有三级资质,且业绩过少,不能通过招投标市场承揽到心仪工程。借船出海战略虽然可行,但中介费用过高,施工中处于被动地位,且不属于自己公司业绩,这样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公司要发展,要让员工看到希望,就不能抱残守缺,有正视问题的自觉,才能发现不足、找到短板,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才能解决问题、不断进步,中安正通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还很薄弱,要想与企业共成长,需要公司及各位领导、同仁鼎力相助,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