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的人文思想、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经营理念,至少领先我们焦作十年,在我们建筑业领域来讲,也至少领先五年,我们来到东莞开会就是来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转变思想换脑子,诚实守信做经营。这几年的建筑业处在是一个转型期,对此我做出了8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统一的全国建筑市场即将形成,信息化的时代即将到来,建筑业也即将迎来大融合,取消地域门槛。二是部分资质取消,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发生改变,资质取消并不是降低门槛,而是社会信誉等级的一个提升,只有诚信体系良好的单位才有工程做。三是营改增倒逼建筑业管理升级,营改增的目的,为整个社会搭建一个标准的平台,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统一一个平台的标准,做到公平公正,这种税收方式决定我们的管理方式从粗放型转化为精细化管理;四是PPP模式推动合作模式的变革,PPP模式实际上就是经营模式的转变,即“投资、建造、运营”,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经营方法与管理模式,PPP项目把建筑业的身份提高到投资人的地位,要求企业成为一个综合型企业,未来公司做PPP项目一定是打合力的,如果没有中安集团做后盾,中安建设工程也做不了的。政府目前的投资项目只有PPP项目这一种形式,我们企业要做好准备,具体措施我们今后再继续探讨。五是招投标模式的变革,电子投标的普及,使得招投标更加公正公开公平,违规行为将无法生存。六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推行。七是承包模式的变革,与PPP是相辅相成的。八是管理工具的变革,BIM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逐步推行。
面对严峻的建筑业形势,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警惕建筑企业以下“十种死法”:一是病死,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僵化落后,缺乏凝聚力,内耗严重;二是挤死,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企业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承揽不到工程;三是找死,企业对某些项目的决策发生重大失误,不熟悉合同条件,盲目投标,陷入陷阱;四是拖死,企业形成一定的施工规模,但遭到无良业主恶意拖欠,应收工程款大幅上升,大量出现呆账坏账;五是坑死,施工企业将工程大量外包转包,不幸选择了低能型,无能型,无赖型的外包队伍,自己给自己选择一个掘墓人;六是压死,企业盲目扩张,规模增长过快,而自身能力难以适应,内部管理混乱,项目管理团队贪腐严重,效益流失严重;七是猝死,施工企业最怕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砸牌子丢面子;八是等死,企业当家人素质不高,眼光短浅,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市场急剧萎缩,人才流失殆尽;九是捅死,企业管理不规范,违法分包,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要么被包工头恶意举报,要么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十是毙死,国家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资产流失严重,上级主管部门撤销资质合并,被强制销号。
如何避免以上十种死法,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经营模式的转型,不管联营还是直营,抓好成本管理才是核心;二是管理模式的转型,区域化范围转型,招投标统一由经营办来负责,基层单位预算员主要负责内部成本核算,抓好内部成本;三是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机关服务,使企业内部管理高效运营;四是加强信誉、信用体系的管理,对于信誉评价好的予以支持,不好的坚决给予处罚。
2017-06-01